屬地和跨區域應急救援再添“國家隊” 航空救援做“尖兵”
——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項目正式開工
今日,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項目開工活動在成都市金堂縣舉行。據了解,該項目是應急救援中心工程的組成項目,由應急管理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,執行屬地和跨區域應急救援任務。
面對西南地區重大自然災害背景突出的現狀,目前組織災害救援還存在專業隊伍少、專業救援能力缺位、統籌協調和救援保障能力不足、缺乏實戰化訓練設施和裝備配置不足等問題,特別是面對西南地區地形復雜、地面交通條件不發達的實際情況,災害發生后應急力量難以快速投送到災區一線,難以快速掌握災情、組織有效救援行動。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項目的建設,正是為了解決這些難題。
據介紹,該項目建設突出航空救援特色,重點擔負重特大地震、地質災害和森林(草原)火災等救援任務,救援范圍輻射四川、重慶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自治區,與全國其他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、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、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共同構建重大自然災害救援網絡。該中心與應急救援航空體系、力量快速輸送系統緊密銜接,承擔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時就近快速響應、組織專業救援、調運應急資源、協助災區黨委政府實施專業指揮協調等任務,具備應急指揮、綜合救援、培訓演練、裝備儲運等基本功能,確保以最短時間到達災區完成高難度救援任務,發揮突擊攻堅、控制局面、穩定人心和保障搶險救援行動持續高效展開的關鍵作用。
根據《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指導意見》,該項目按照“一個機構、四個功能區”的功能要求規劃設計:“一個機構”即區域應急指揮部,負責區域中心的日常建設、管理、訓練、保障等工作,承擔區域應急救援指揮協調、物資調運等任務;“四個功能區”即綜合救援功能區、培訓演練功能區、物資儲備功能區、航空保障功能區。項目主要由指揮、培訓、航空保障、裝備儲運、營房生活等建筑群及實訓演練場景設施(含構筑物)組成。
據了解,該項目的運行模式聚焦應急救援整體聯動體系,依據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”的流程邏輯,按照區域中心直屬隊伍、駐訓隊伍、外來支援隊伍(上級配屬)等順序高效有序投入救援行動,并持續開展應急資源調配、前方指揮部和專業救援隊伍現場保障等救援任務。
項目建設著眼于西南地區的整體覆蓋與應急救援需求,以該項目為核心資源依托,切實提升自然災害應急事件處置效率,重點建立空中應急救援體系,打造“航空尖兵”“空中先鋒”,整合各種應急救援力量,構建“立足四川、輻射西南、多災種救援、一專多能”的區域應急救援中心,構建“統籌、協調、聯動、高效”的多層次、網格化災害應急救援聯動模式,提高西南地區應急救援反應時間,提高救援資源的利用率,增強不同行政區域急救體系的協同工作能力,實現地區間應急救援無縫隙連接的“大應急網絡”。
作為西南地區的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,還將與西北區域中心重點承擔的地震地質災害救援任務以及華北、東北區域中心重點承擔的森林(草原)火災救援任務等相配合,實現高度的戰訓配合與應急救援的響應聯動。
(據:四川應急)